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分享 | 杜俊儒: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一、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立足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和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现实发展,以学校体育发展和“课程思政”教育平台为依托,构建适用于我校学生发展的特色体育课程体系,有效实现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并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的教育理念。(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动力,通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对于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吃苦耐劳、坚毅勇敢等宝贵品质。如:“仁”、“义”、“信”、“勇”等传统武德的精髓、民俗民间传统体育的历史嬗变等内容,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教学方法

教学形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学方法:腾讯会议、微信教学群(课件传输、短视频讲解、公众号推送等)。

3、时间分配等环节

(1)课程理论:10学时,理论学习将采取混合式教学形式,即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学习方式,通过线上传统文化理论的输入,助力面授课的教学效果;(2)技能实践学习:16学时,在面授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授课要点”和“思政内容融入点”安排教学进度,根据学期所学内容循序渐进,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理论”和“运动技能”的接洽;(3)技能评估:2学时,通过个别辅导、集体展示等多种形式,使学时真正理论技能背后的文化内涵,真正学会、学透;(4)整体评价:4学时,通过考核和学习效果评估,按照学生学分考核制度,合理、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通过合理反馈进一步优化该课程的“思政”理念。


二、教学过程组织



1、搭建教学平台

对于2020年教学情况的特殊性和实际需求,大学体育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授课采取“集体备课—推送预习—微信群授课—推送巩固”模式。


2、制作课程内容推送


3、教学组织与过程


三、教学案例





四、教师教学反思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将与现有武术课程有机结合,通过特色教学形式和手段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学生人格培养和体质健康方面实现有效并举,进一步实现学校体育的育人目标。本课程以大学体育(武术课)为实践基础,对体育行政班级的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通过深化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并结合课堂实践教学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家国情怀,磨砺意志品质,有效实现课程目标和育人目的。


五、学生心得体会



通过邮件接收“大学体育”课程理论作业内容,了解学生关于线上太极拳教学的体会与收获。


六、优秀作业展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